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!

这是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形成的认识,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。

杂学进入国子监为什么那么困难?

说到底就是这些“三教”之一的儒教们认为,杂学背后的人就是九流的人,而且不是上流的,是中流,还有下流的。

比如在中流里面,还有“一流秀才二流医,三流丹青(画家)四流皮(皮影)”,在下流里面,还有“五流池子六搓背,七修八配九娼妓”。

这些人身份不好,没地位,不配进国子监。

但配不配,毕竟只是个面子问题,不是个技术问题。

朱允炆亲自兜底,解决了面子问题,以一场辩论将杂学引入到国子监,为此还动用了权力手段,撤掉了几个官,就这样,时不时还有顽固的御史叫嚷着要将杂学赶出国子监。

朱允炆想要借助读书人学习杂学的方式,即打造官员的新思维、新能力,也能改变他们的观念。

毕竟,这些人也学习了杂学,如果继续再骂杂人,岂不是连自己一起骂了?

大家都要脸的话,就不要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,都是一个生态圈混饭吃的,至于太过贬低其他人吗?

只不过现在看来,这一招的作用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。

只靠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,怕过上几十年也未必可以有多少改观,朱允炆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想尽办法,提升下百艺的地位,比如医师、匠人等。

路过吴县,朱允炆、宁妃一行人终于抵达苏州。

在渡口处,宁妃便拉着朱允炆的胳膊,指着远处的山说道:“快看,是虎丘!”

朱允炆看着远处的虎丘山,还没感怀出苏东坡的“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,不谒闾丘,乃二欠事”的名人名句,就被宁妃拉着向前走去。

虎丘处在苏州城西北,距离朱允炆等人所处渡口很近,走不了三里路,便已到近前。

眼前是黄色的虎丘头山门,还没有玄烨手贱写下的“虎阜禅寺”的竖匾,只有一个简朴的横匾,上写“东吴虎丘”苍劲大字。

“走吧,上山。”

朱允炆见宁妃兴致勃勃,便也不耽误。

“爷!”

薛夏突然上前,低声喊住了朱允炆。

朱允炆回头看向薛夏,薛夏没有言语,只是脸色十分难看,腰间的短剑也已是半出鞘,而其他几名护卫,更是前后分散开来,警惕着任何敢于靠近的人。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到的#内容#中#间#可#能#有缺失,退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,或者来:t#u#9#3#.b#i#z

章节目录

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兔九三只为原作者寒梅惊雪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梅惊雪并收藏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南京不会衰落